Skip to main content

粵普詞語對照

粵普詞語對照

廣州話

普通話

沖涼

洗澡

房子

廣州話

普通話

宵夜

夜宵

質素

素質

韆鞦

鞦韆

緊要

要緊

人客

客人

廣州話

普通話

花臣

花樣、式樣

打卜成

拳擊

士巴拿

螺絲刀

士多

小店

泡打粉

發酵粉

廣州話

普通話

一隻狗

一條狗

一道門

一扇門

一對鞋

一雙鞋

廣州話

普通話

一餐

一頓

一啖

一口

一孖

一對

廣州話

普通話

螞蟻

螃蟹

甘蔗

顏色

眉毛

眼睛

舌頭

名字

尾巴

影子

木柴

房屋、房子

口袋

稻子

盤子

脖子

街道、大街

味、味道

味道

蕉、香蕉

香蕉

窗戶

廣州話

普通話

阿哥

哥哥

阿叔

叔父

阿嫂

嫂嫂

阿張

老張

老豆

父親

老公

丈夫

老婆

妻子

老板

老闆

膝頭

膝蓋

睇頭

看法

諗頭

想法

額頭

細路

小孩

細蚊仔

小孩兒

細仔

最小的兒子

細女

最小的女兒

刀仔

小刀

凳仔

小椅子

衫仔

小上衣

煙仔

香煙

歌仔

歌曲

耳仔

耳朵

肥婆

胖女人

寡婆

寡婦

癲婆、傻婆

瘋女人

事頭婆

女店主

外江佬

外地人

飛發佬

理發師

斗木佬

木工、木匠

高佬

高個子

駝背佬

禿子

癲佬、瘋佬

瘋子

廣州話

普通話

豹子

騾子

獅子

柿子

葉子

領子

袖子

褲子

靴子

褥子

扇子

篩子

胆子

銀子

金子

鉗子

刨子

釘子

梯子

竹子

鏡子

桃子、桃兒

蹄子、蹄兒

繩子、繩兒

豆子、豆兒

鴨子、鴨兒

廣州話

普通話

豆芽

豆芽兒

山坡

山坡兒

小孩

小孩兒

花籃

花籃兒

晚輩

晚輩兒

瓜子

瓜子兒

樹枝

樹枝兒

浪花

浪花兒

花盆

花盆兒

蜜蜂

蜜蜂兒

蛋黃

蛋黃兒

金魚

金魚兒

眼皮

眼皮兒

花裙

花裙兒

香味

香味兒

黑貓

黑貓兒

電鈴

電鈴兒

螢火蟲

螢火蟲兒

廣州話

普通話

宵夜

夜宵

千秋

秋千

數尾

尾數

氣力

力氣

畜牲

牲畜

質素

素質

雞公

公雞

雞乸

母雞

豬公

公豬

豬乸

母豬

齊整

整齊

優質

質優

廣州話

普通話

雪櫃

冰箱

間屋

房子

睡房

卧室

冷衫

毛衣

草蜢

蝗蟲

地盤

工地

屋企

家裏

散紙

零錢

銀紙

鈔票

番梘

肥皂

紙鷂

風箏

薯仔

土豆

手臂

胳膊

伙頭

炊事員

衣車

縫紉機

單車

自行車

雪條

冰棍兒

雪糕

冰淇淋

蘇虾仔

嬰兒

墨水筆

綱筆

兩公婆

夫婦

年卅晚

除夕

行人路

便道

囉柚、屎忽

屁股

胡同

棉衲

坑渠

炮杖

爆竹

櫃桶

抽屜

蜜糖

蜂蜜

日頭

白天

熱頭

太陽

大褸

大衣

頸巾

圍巾

栗米

玉米

地毡

地毯

隔離

隔壁

打交

打架

咭片

名片

人工

工錢、工資

原子筆

圓珠筆

荷蘭豆

豌豆

寫字台

辦公桌

冲凉房

洗澡間

手指公

大拇指

廣東話

普通話

好耐、好耐

很久

成日

整天

肥仔、肥佬

胖子

漏口佬

結巴

靚女

漂亮女孩

廣東話

普通話

廣東話

普通話

o

我們

o

我的

呢個

這個

o個個

那個

廣東話

普通話

沒有

唔使

不用、不必

唔通

難道

正話

剛才

廣東話

普通話

為食

饞嘴

陰功

可憐

實淨

結實

喉急、喉擒

均存

均勻

廣東話

普通話

被、讓、給

係度、響度

同、同埋

跟、替

使

廣東話

普通話

一隻狗

一條狗

一隻蕉

一條香蕉

一梳蕉

一把香蕉

一班人

一伙人

一浸煙

一股煙

廣東話

普通話

若果

如果

唔單止

不但

不如、不而

不如

抑或

或者

唔論

不論

廣東話

普通話

o

嚄、哎呀

哈哈

嘿嘿

之嘛

罷了

廣東話

普通話

+

() +

對唔住,我行先

對不起,我先走

俾多o的啦,咁少o既?

多給點吧,怎麼這麼少哇?

講少o的啦,講多錯多。

少說點吧,說得多錯得多。

等埋佢o地,行慢o的啦。

等等他們,慢點走吧。

你出去先,我要鎖門

你先出去,我要鎖門

廣東話

普通話

() +

+ ()

多人唔緊要。

人多不要緊。

好生意啦。

生意好啦。

黃先生幾好人。

黃先生人挺好。

大風得滯!

風太大了!

今日真係齊人。

今天人真齊。

廣東話

普通話

+ + 物賓語 + 人賓語

+ + 人賓語 + 物賓語

俾一本書我。

給我一本書。

佢俾錢我。

他給我錢。

佢借兩本雜誌我。

他借給我兩本雜誌。

你打個電話俾小華啦。

你給小華打個電話吧。

你寫封信俾佢啦。

你給他寫封信吧。

廣東話

普通話

否定詞 + 動詞

動詞 + 否定詞

o的字我唔睇得清楚。

那些字我看不清楚。

嘈得滯,我唔訓得著。

太吵了,我睡不著。

o地唔比得過佢o

我們比不過他們。

廣東話

普通話

+ 謂語 + 副詞 +

+ + + 副詞 + 謂語

我高過你。

我比你高。

我大過你。

我比你大。

你到早我十五分鐘。

你比我早來十五分鐘。

佢交卷先過我

他比我先交卷子。

今年好過舊年。

今年比去年好。

廣東話

普通話

o的係乜ooo架?

這是什麼?

佢係學生oo架。

他是學生。

o的係玻璃oo架。

這是玻璃。

個公仔係陶瓷oo架。

這娃娃是陶瓷的。

廣東話

普通話

百二

一百二十

萬七

一萬七千

廣東話

普通話

o的野好好食。

這些東西很好吃。

佢畀本公仔書我細路。

他給我弟弟一本小人書。

架車好靚。

這輛車很漂亮。

o的書幾錢?

這些書要多少錢?

場火救熄未?

那場火撲滅了沒有?

廣東話

普通話

有打電話。

打了電話。

花有開啊。

花已經開了。

我有參加比賽啊。

我參加了比賽。

有帶遮。

帶了雨傘。

廣東話

普通話

屋子

笛子

鞋子

裙子

金子

尺子

廣東話

普通話

桃兒

刀兒

花兒

門兒

繩兒

廣東話

普通話

木頭

骨頭

石頭

廣東話

普通話

竹筍

甘蔗

香蕉

口袋

米飯

認識

知道

習慣

老虎

螞蟻

廣東話

普通話

蓮藕

鴨嘴梨

鴨梨

大笨象

大象

暈船浪

暈船

肚餓

磚頭

椰菜花

菜花

太過

於是乎

於是

廣東話

普通話

棉襖

恤衫

襯衫

頸巾

圍巾

西餅

西點

雪水

冰水

青瓜

黃瓜

食西北風

喝西北風

銀包

錢包

坐食山崩

坐食山空

相底

底片

廣州話

普通話

韆鞦

鞦韆

人客

客人

宵夜

夜宵

質素

素質

妬忌

忌妬

爽直

直爽

齊整

整齊

布碎

碎布

取錄

錄取

歡喜

喜歡

銜頭

頭銜

廣州話

普通話

廣州話

普通話

廣州話

普通話

領帶

柯打

定單

冧巴

號碼

布冧

李子

嘥士

尺碼

麥頭

商標

巴仙

百分之

巴士

公共汽車

的士

計程車

廣州話

普通話

梳化

沙發

沙律

吐司

朱古力

巧克力

雪梨

悉尼

麥克風

結他

吉他

雪櫃

冰箱

咭片

卡片

卡通片

動畫片

雪糕

冰淇淋

廣州話

普通話

煲水

瞎編

食死貓

吃啞巴虧

水洗唔清

跳到黃河洗不清

兩頭唔到岸

上下夠不着

濕水棉胎-冇得彈

帽子破了邊-頂好

詞語

廣州話

普通話

水皮

水面

密實

隱藏

緊密、細密

紋路

有條理

花紋、鄒痕

功夫

武術

本領

人工

薪金

人為的

平價

價錢便宜

平抑上漲物價

入伙

搬入新居

加入集團伙食

架勢

姿勢、姿態

陰功

可憐、慘

暗中做好事

田地

地步

土地

老爺

丈夫的爸爸

外祖父

奶奶

丈夫的母親

祖母

早晨

十二點前

從天亮到八、九點

檢討

分析事件

反省錯處

犀利

很有本領

鋒利

單位

一幢樓裏的一套房間

機關、團體及附屬部門

書記

文書

党團組織主要負責人

廣州話

忌諱和彩頭

普通話

交吉

空與兇同音

騰空了

通勝

書與輸同音

通書

勝瓜

絲與輸諧音

絲瓜

豬膶

肝與乾同音

豬肝

涼瓜

""不吉利

苦瓜

廣州話

原因

普通話

冰雪不分

沖涼

南方氣候炎熱,要涼快;北方氣候冷,要慢慢搓

冼澡

冷氣

南方不冷,需要冷氣

空調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林行止 林行止專欄

2019年7月18日 林行止   林行止專欄 「帶路」應從英殖民史汲取養料 一、 五月,兩位港人熟知不同界別的美國名人,哥爾夫球員老虎伍德(Tiger Woods)和經濟學家拉發(Arthur Laffer, 1940-),分別於上旬及下旬獲特朗普總統頒授「總統自由勳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這是不分種族、國籍的老百姓能獲取的美國最高榮譽。伍德之獲獎,傳媒上似未見負面評論,拉發的卻引起經濟學界紛紛異議。 「資深」讀者對拉發大名,應當不感陌生,對「拉發曲線(Laffer Curve)則肯定記憶猶新!「數十年前」,筆者在這裏多次介紹此曲線的良窳。簡而言之,拉發總結先賢(有人追蹤至十五世紀阿拉伯的理論)的智慧,指出稅率升達某一高位,稅收不增反減,因為當納稅人覺得稅率太高時,不但會高薪請「豪富寄生蟲」的會計師和稅務律師,設計避稅甚且逃稅的策略,還會「怠工」少賺以免墜入高端稅網……。拉發所以得享大名,除人際關係極佳之外(他歷任民主共和兩黨要角及在兩黨當政的白宮擔任經濟顧問,八十年代且曾被英相戴卓爾夫人羅致,為英國的財政政策出謀獻策),其稅率高稅收少的主張,在入息稅稅率高達百分之九十的高稅年代,的確令以調低稅率為政策目標的政客十分「興奮」,遂屢被重用;加上他善解人心,令他得享大名。 拉發受知於特朗普,主要是他為特朗普競選時經濟顧問團隊的成員,特朗普當選後,他閉門寫作,與一名《華日》前編輯合撰一書《特朗普經濟學──復興美國經濟計劃內情》(Trumponomics: Inside the America First Plan to Revive Our Economy),此書雖劣評如潮(筆者未曾寓目),但「簡在帝心」,也許正是他獲殊榮的底因。 攤開稿紙(筆者仍然「筆耕」!)不是因為拉發得獎而寫他的經濟學,而是因為拉發而想起溫年斯基(Jude Wanniski;七十年代《華日》副總編輯),筆者曾在此評介他的成名作《世界這樣運作》(The Way the World Works;拉發首次公開介紹此曲線時,在座者為後成副總統的切尼、國防部長拉非爾和這位傳媒人),其中說及英國殖民史,當中有段描述,與如今中國開拓「一帶一路」頗有相通處。找出舊文一讀,覺得頗有「現實意義」,不妨「舊文新刊」。順便一提,筆者有一經常...

Google's 9 principles of innovation (Aug/24/2006)

Google's 9 principles of innovation (Aug/24/2006) Business management guru, Peter Drucker said, "Innovation is the specific instrument of entrepreneurship -- the act that endows resources with a new capacity to create wealth". Certainly in the age of the Web, few organizations can, in good conscience, call themselves drivers of innovation. Google is one of them. Marissa Mayer, Google Vice President, Search Products & User Experience, said the company operates nine principles around which innovation flourishes within the company. At Google, everyone is expected to bring in ideas (regardless of who you are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including customers or users. Ideas come from all sorts of inspirations. Mayer promotes the belief that ideas come from everywhere and it is by the sifting through of the many ideas that pervades us, do we find nuggets worth their weight in gold. Google thriv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haring everythin...